可用性启发原则第二条:系统与现实世界相匹配

今天带来的是尼尔森可用性原则第二条:系统与现实世界相匹配,这条原则用户创建熟悉度,方便用户理解,体现产品对用户的理解和重视。

摘要:系统应该用用户熟悉的词汇、短语和概念说话。遵循现实惯例且合理自然地展示信息的用户界面能够体现出对用户的理解和重视。 继续阅读可用性启发原则第二条:系统与现实世界相匹配

系统状态可见性

状态的可见性之所以能成为用户体验启发法的第一个方法是因为它不仅仅关乎系统的可用性,还关乎安全、尊重、掌控感及信任等人们最底层的需求。

摘要:展示系统当前状态可以让用户对系统有掌控感,采取适当的行为达到目标,并最终信任品牌。

雅各布·尼尔森的10个用户体验启发法的第一条,保持系统状态可见性不仅仅指的是界面设计。本质上讲,它是关于交流和透明度的,这对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至关重要。 继续阅读系统状态可见性

交互设计基本原则

这是来自Bruce Tognazzini的文章,他是苹果的第66号员工,也是人机交互“梦之队”Nielsen Norman Group的第三任负责人,从事人际交互30多年。本片文章是Bruce Tog先生2014年修订的版本。内容非常多,这篇文章,我会以多次发布的方式翻译。下面让我们一起拜读。

注意:因为原文是按照字母顺序编辑的,我们按照原文顺序翻译,后续会给代价制作一个文内连接,方便查阅。 继续阅读交互设计基本原则

用户界面设计的10个可用性启发式方法

这篇文章是Jakob Nielsen先生早期(1995)总结的用户界面启发式方法,在很多文章里有都有介绍,如《认知与设计》等,这里贴出来是为了跟Bruce Tog先生的总结做一个汇总。

摘要:这里是Jakab Nielsen先生的10条交互设计一般原则。被成为“启发式方法”是因为它们是更广发的经验法则,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可用性指导原则。

继续阅读用户界面设计的10个可用性启发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