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手势的崛起

iPhone X上市已经1个多月了,很多同行都在折腾带有刘海和圆角的全面屏的适配问题。2个多月前我写了《iPhone X 设计规范总结》,应该对大家有些用处,实践发现,iPhone X适配并不是难事情,但是如果想完美适配,还是需要花费些心思的。是观(笔者)因为项目需要也制作了相关的iPhone X 适配规范,出于职业原因,肯定不能发布给大家,但是基本思路还是可以与大家讨论的,需要的同学可以评论交流。不啰嗦了,今天的文章是关于iPhone X的另外一点创新,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摘要:用滑动手势替代Home键确实产生了不少用户体验难题,但更大的屏幕带来的利好有更多。

10年前,初代iPhone开启了移动革命。2009年,我们发布了第一版移动可用性报告,还不得不说服各种公司和组织创建移动版本。现在我们发布了第四版同类报告,移动前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提供了多样性,毫无意外,也提供了更好更一致的用户体验。

移动设计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屏幕太小:因为我们只要这么大的空间适配,很多核心信息只能隐藏折叠起来,汉堡包菜单里的导航元素也非常拥挤,且用户只能尽力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在移动设备上,一点点额外屏幕都能带来改变。

很多年来,移动设计师都在考虑在不牺牲屏幕空间的前提下,使用手势承载更多功能。不像视觉UI元素,手势不需要视觉表现,可以留出更多空间给内容。但手势记住和使用都很难。例如,待办事件列表管理应用Clear Todos及现在已不存在Mailbox等IOS应用都使用手势实现了全部或大部分功能,而没有使用视觉UI元素。这类应用得到了设计界的热烈欢迎,但对大部分普通移动用户来说都没有成功,因为记住手势(特别是一系列手势)太难了。如果不是你需要(非强制)每天使用这些手势,很有可能你不会学习,或者放弃学习手势。

iPhone X代表了使用手势最大化利用移动屏幕空间的一次大规模尝试。在这款新设备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幕空间,苹果移除了iPhone的关键特征,Home键。访问主屏幕,用户需要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

iPhone X包装附带的宣传页指示用户从手机底部上滑进入主屏幕。

这个变化的意义是什么呢?

滑动手势的极端歧义性

去掉Home键之后,其承载的功能,尤其是进入主界面和最近应用列表需要放到其它地方。苹果选择了滑动手势及其变种作为解决方式。

从IOS7 开始,滑动手势在iPhone操作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用于在Safari和邮件等应用里导航回到前一个界面,或用于唤起控制中心的通知消息。在iPhone X中,苹果改变了IOS某些现有手势的意义并创造了一些新的手势。基于滑动的三个维度,从左边滑、下面滑和上边缘滑动会有不同的结果:

  • 启动手势的位置
  • 滑动的距离
  • 滑动的方向

一般来说,改变用户已经喜欢的设计元素并不是好事。不仅界面的改变不受欢迎,因为人们有时可能无意中使用了旧的交互方式,用户的出错几率也会增加。因为用户会逐渐适应新的设计,如果新设计比旧设计好很多,这些可用性问题最终会消失。但对苹果的新手势来说,设计变更造成的错误倾向被那些决定手势意义的不可见标准放大了。因此,用户可能并以往适应的要慢很多。

下面的表格提供了iPhone X与之前版本相比滑动手势的意义清单。

 iPhone X  iPhone 8 and Older
 向上滑
 靠近屏幕底部边缘  向下滑动页面  向下滑动页面
 手机底部边缘  查看手机主界面  打开控制中心
 手机底部边缘,到屏幕中心  查看最近应用列表  N/A
 手机底部边缘,向上斜45度角  查看最近应用的不同视图  N/A
 向下滑
 靠近屏幕边缘  向上滑动页面  向上滑动页面
 右上角  呼出控制中心  显示通知
 顶部的其他位置  显示通知  显示通知
 左水平滑动
 底部边缘  切换到之前应用  回到之前页面(如支持滑动返回的Safari, Mail和其他应用)
 接近底部边缘  回到之前页面(如支持滑动返回的Safari, Mail和其他应用)  回到之前页面(如支持滑动返回的Safari, Mail和其他应用)
应用的两个视图:左边一个是上滑到屏幕中间访问的,右边的是向右上45度访问的。去掉这两种设计变体的一种有助于减少用户错误并增加手势的可学性:少即是多
在手机底部水平左滑可以切换最近应用(左),但在边缘稍向上向左滑动可以回到Safari的前一个页面(右)。几乎相同的手势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这些滑动手势有问题吗?在分析iPad第一个应用的可用性时,我们记录了滑动的歧义性。(在这里,根据滑动位置的不同,水平滑动可以翻页或移动旋转木马视图。)滑动的歧义性意味着用户必须学习与几乎相同行为相关的多种意义(滑动),它使这种手势的记忆提取更加吃力和缓慢。

从IOS7开始,滑动的歧义性在所有IOS版本里都有。在包含内容旋转木马的网页中可能是最烦人的,水平滑动可能意味着返回或者移动旋转木马。

在iPhone X中,滑动的歧义性可能是破坏大局的事情吗?尽管它会造成烦恼,但是滑动歧义性的新类型不可能像上面的已经存在的Safari的歧义性那样有问题。在用户没有见过的随机网站上,为了避免滑动歧义性用户必须意识到潜在问题并对相应的情景做准备。(悲哀的是,大部分用户都不是UX专家,并没有这些设计概念的坚定理解或无法分析他们的体验并推导会发生什么。现在你了解了这些,碰到这些滑动歧义性,可能就不会像普通用户那样痛苦。)

在iPhone X上,大部分滑动歧义性都涉及到手机的基本功能。用户有无数的机会发现这些滑动歧义性,练习避免它,并最终学会如何正确执行不同的滑动手势。在苹果的新设计中,用户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至少痛苦有一个好的理由,并可能最终达到不受影响的状态。(相反,在你的网站上,根据Jakob的互联网用户体验法则,用户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没有机会学习你使用的奇特手势。对于个人网站来说,用户的痛苦只是降低掌控感而没有任何好处的痛苦。

与一些滑动相关的新含义也会造成些许困难。在不同的iPhone上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一个手势意味着,如果你将旧iPhone换成iPhone X,你必须忘掉已经习惯的行为重新创建新的关联。此外,这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问题,因为人们正向新的设备过渡,但这并不是致命的缺陷。最后,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之后,人们就会克服这个内在困难并学会滑动的新意义。(然而,我同情那些既有iPad也有iPhone X的人,他们必须忍受不同iOS设备上相同手势的不同意义。)

Home条:挽救僵局的视觉指示器

交互行为使用手势最大的问题在于手势是不可见的,而且人们无论是记住它们还是记得使用它们都很困难。俚语“眼不见、心不念”形容这些隐藏的UI元素非常合适,不管是不是手势。在Windows 8刚发布的时候,严重依赖手势来访问界面功能。我们测试发现有巨大的可用性问题

苹果会像微软一样重复同样的错误吗?恐怕是的,但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元素挽救了僵局:Home 件的视觉指示器。这个出现在屏幕底部(之前Home键所在的位置)的Home条提醒用户执行上滑操作,这是他们需要记住的手势。事实上,人们确实不需要记住通过各种滑动变体访问的大部分行为。这些行为主要是对高级用户的增强功能或加速功能,但对普通用户来说没有他们也能用的很好。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的“设置”访问控制中心,可以通过上滑进入最近使用列表或这在最坏的情况下通过导航回到主界面。但在微软的案例里,如果不记得怎么导航回到开始界面或显示核心界面控制功能“磁力条”,用户什么都做不了。

屏幕底部的长条从视觉上提醒用户使用上滑回到主界面。这不是一个显性提示,但是至少是有的。但有些情况下(如,右面的截图)这个条可能会与内容混在一起,变得不太可见。

Home 条有时会因为与内容混在一起难以辨认。而且他也不总是常驻的,例如,他在主界面上没有。从逻辑上说,不显示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已经在主屏上就不需要回到主屏了。除非Home条不仅承载提醒如何回到主界面的功能还包含提醒访问最近应用列表的作用。此外,回主屏可以作为安全门:在很多用户研究中,我们发现人们在感觉迷失并希望从头开始的时候会按Home键。当无法工作时,按Home键提供了一个具体实在的出口。

例如,在iPhone X上长按应用,会进入主界面编辑模式:应用会开始“抖动”你可以移动它们。但完成之后怎么退出这个模式呢?正常情况下,按Home键可以退出。即使没有Home键,人们也会执行与“按‘Home键’”等同的行为——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但是没有Home条提醒人们这么做。相反,苹果增加一个可见的UI元素——屏幕右上的一个小小的“Done”按钮。老款的iPhone的用户开始的时候会很困惑,可能注意不到“Done”按钮从而没有任何线索提示如何退出这个视图。没有Home键的情况下,小小的Home条可以提醒你应该滑动。

右上角小小的“Done”按钮对现有iOS用户来说是新东西。人们可能注意不到它,可能很难退出这个模式。可见的Home条可以防止这种困惑。

FaceID:零交互成本登录

对之前的iPhone版本来说,Home键还充当了指纹验证传感器的功能。效果很好,也让人们免于遭受在很小的软键盘上输入密码的痛苦。令我意外的是,FaceID效果也相对良好。在用户不拿着手机不直接注视它时,在黑暗中,或者脸上带着护目镜或面罩时,识别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中都工作良好。实际上,FaceID有点接近零交互成本的可用性圣杯。有点讽刺的是,曾经被认为是系统中最复杂的任务(登录)现在可能是最简单的事情了,用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验证和解锁手机。(好吧,从技术上讲,他们应该向上滑动进入应用视图。)

多样化的iOS体验

多年之前,iPhone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所有设备之间的体验一致性:不像很多安卓手机是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所有的iPhone都有同样的屏幕尺寸,同样的物理按键(唯一的Home键),而且运行着几乎同样的iOS操作系统。

但在iPhone 5之后事情改变了,苹果引入了一个新的屏幕尺寸。此后,不同的iPhone有不同的屏幕规则成了惯例。随后,iPhone 6S引入了另一个不同的东西:3D Touch,这在之前的版本是没有的。

最新的iPhone——iPhone X,使iPhone生态系统更加多样。现在有很多类型的iPhone,有些有Home键,有些没有(就像Mac一样,一些有一键鼠标,一些双键鼠标)。在不同的设备上,同一个界面看起来差异很大。iPhone X的状态栏被著名的刘海分成了不同的两部分。而且与其他的iPhone相比,iPhone X的屏幕长宽比也不相同。

没有为iPhone X优化的应用,在屏幕上的上下都有水平黑边。

代价vs.收益

和我们上面示意的一样,Home键的缺失确实导致了可用性问题。首先,现有iPhone用户不得不抛弃在之前设备中已经形成的所有习惯。其次,他们必须记住更多手势及相应的结果。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犯错误,但一定经验之后,他们最终会像使用之前设备一样娴熟。最后,设计师一定会担心这种新的因素及他们的应用在这个设备上看起来怎么样。

不过,问题并不是是否有代价,而是是否这种设计的代价超过了对应的收益。在这里,有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可用性收益:更多的屏幕空间。在移动设备上,屏幕实际使用面积是非常宝贵的,任何额外的屏幕空间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额外的屏幕空间可能意味着更少滚动或更多机会看到相关内容。(此外:用户使用Home键的频率有多高?非常高。但比在应用和网络上阅读内容要少很多。)

现在,额外的屏幕空间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多,如果你对比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的可视区域的话,你会发现至少多了一行文本内容。然而,在未来的设计中,使用手势替代可见的按钮有潜力引起更多的用户体验方面的提升,无论对于苹果还是其他公司。

iPhone X(左)和iPhone 8 Plus(右)的NNgroup.com页面

在推动这种基于手势的创新中苹果的地位独特,甚至可以走的更远,创造一个可以用于其他应用或手机制造商的标准手势词汇表,因为苹果的品牌非常强大,为了使用产品,人们将会容忍学习新系统及抛弃已有知识带来的障碍。

总之,任何创新(及改变现状)都有代价。用户不愿意改变,这很对,因为他们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用户界面并放弃已经娴熟和高效的旧的用户界面。大部分公司都很难推行创新的用户界面。(为了防止抱怨并让人们尽量高效,很多桌面应用会同时保留用户界面的两个版本(新的和旧的)。但实际上品牌强大、用户众多的公司在推行设计和技术进步方面可能更加容易,因为这个品牌的预期价值太高,完全可以补偿初期的可用性障碍。只要这个品牌的用户习惯了这些创新,它们就有可能成为主流,其他品牌的产品也会受益。(在中国,微信二维码的使用就是技术从一个品牌传播,并普及的好例子。)

创新的这种力量带来了重大责任,确保创推动世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了使单个品牌更加独特而放弃更有前途的设计通道。

再次谈到Home键移除的问题时,我认为我们很安全。

想了解更多滑动的分歧性、手势应用及移动设计方面的内容,请参阅第四版移动可用性报告

 

关注下方公众号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Forbetterworld, 内容同步更新,

欢迎留言讨论,转载请注明出处,观点归原作者所有。

英文版地址iPhone X: The Rise of Gestures

发布者

是观

交互设计师,对用户研究、情感化设计、游戏化设计、服务设计及行为改变等用户体验过相关领域及其感兴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